催眠術的歷史回顧

催眠術有著坎坷、漫長、帶有傳奇色彩的歷史催眠療法。從迷信到科學,從表演到實用,幾經起落、備受磨難,至今終於獲得許多科學家的首肯,並得到了許多人的青睞。我們認為,了解與把握它的發展脈絡,有利於摒棄種種偏見與謬誤,更好地利用這一心理治療技術。

催眠術的萌芽階段

如果要追溯催眠術的歷史淵源,大約在3000多年前就已初露端倪了。

據台灣心理治療學家查考,催眠術的最初發源地是在埃及、印度和中國,盡管使之走上科學化道路的是西歐。據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在催眠治療法周穆王時期,就有西極域國化人來中原,能投身於水火、貫穿金石、移動城邑、轉反山川、變萬物的形態、解他人的憂慮。這些傳說中自然有不實之處,但仍可窺見現代催眠術的端嘶在。

在古代的東方,這種“類催眠”現像是舉不勝舉的。像中國古代的江湖術士所慣用的讓人們神游陰間地府、扶乩等等,事實上都是借助於催眠術的力量,使人們產生種種幻覺或進入自動書寫狀態。印度婆羅門教中的一派所進行的“打坐”,就是一種自我催眠的方法。後來這種方法被引入佛教,成為盡人皆知的“坐禪”。與此相似的便是道教中的“胎息法”。這些自我催眠的方法都有助於修身養性與治療疾病。

古羅馬的僧侶每當從事祭祀活動的時候,就先在神的面前進行自我催眠,做出有別於常態的催眠狀態下的種種表現,然後為教徒們祛病消災。由於僧侶們的狀態異乎尋常,教徒們疑為神靈附體,故而產生了極大的暗示力量。在古羅馬的一些寺廟裡,還為虔誠的教徒們實施祈禱性的集體催眠,讓他們凝視自己的肚臍,不久就會雙眼閉合,呈恍惚狀態,從而可以看到“神靈”,還可聽到神的旨意等等。不過,較早有意識地將催眠與暗示運用於疾病治療方面的,當推古希腊和古埃及的醫生們。他們早在公元前二世紀,就比較廣泛地以此作為治療疾病的手段了。譬如,古希腊的著名催眠方法醫生阿斯克列比亞德就曾親自從事過這一方面的實踐。

英國學者弗裡克在其《催眠療法》一書中說:古代文獻中最早關於催眠治療術的文字記錄,描述了早在公元前1552年在古埃及醫藥領域的使用情況。文中寫道:醫生將手放在病人的額頭,聲稱具有超自然的治療功效,他發出奇怪的言語和暗示,而這的確具有治療效果。古埃及國王庇魯赫思、韋斯帕西恩皇帝、法國的弗朗西斯一世及直至查理十世的其他法國國王都曾用過這種治療方法。

人們認為,希腊醫藥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曾討論過這種醫學現像,他認為,“閉上眼睛後,靈魂將徹底明白來自肉體的痛楚。”

根據相關資料,《聖經》中有關催眠術的最早記錄見於《創世紀》:“上帝讓男人陷入沉睡,然後抽掉他的一根肋骨,再用肌肉填補好傷口。”催眠法在此過程中,上帝把催眠術作為一種麻醉劑,這樣在抽掉亞當的肋骨的時候,他就不會感到任何疼痛了。

在宗教圖書《使徒行傳》中提到這樣一位傳道者,他可以通過凝視另一個人的眼睛來治病。“這個病人正在聆聽保羅的講話,同時保羅也在注視著他。保羅看出病人對治療很有信心,於是就響亮地說:‘請站直!’於是那病人跳起來並開始行走。”

有些人認為,《聖經》中撒母耳的約伯安睡,類似於催眠時的恍惚狀態。另一些人則認為,耶穌給許多接受他治療的人施用了催眠術。

總之,無論是在西方還是在東方,其宗教活動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類催眠”現像。在疾病治療中,也可看到催眠與暗示的蹤影。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這種類催眠現像還不能和現代催眠術相提並論。首先,那時的催眠現像帶有濃厚的神秘與迷信色彩,有時成為宗教活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次,在那時,掌握催眠術的人被認為超人一等,具備某種特殊的、由神靈賦予的力量。再次,由於當時人們篤信宗教,將受術者導人催眠狀態難度不大,故而技術也很簡單。總之,古人運用催眠術的目的或者是為宗教活動服務,或者是為了修身養性,或者是為了治療疾病,而這三者往往又滲透摻雜在一起。自然,那時也沒有“催眠術”這個詞,施術的方法也與現代催眠術有很大區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催眠
    全站熱搜

    yredfbfx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